金秋時節,“大糧倉”黑龍江一派豐收景象。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秦家鎮嘉鄉農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們沉醉在豐收的喜悅中。在合作社負責人宋永偉的帶領下,今年水稻增產又增收。
合作社社員于萬龍告訴記者,他將45畝地加入合作社,今年產量16500斤,每斤價格比市場價高0.2元,每坰地增收3000元,在合作社務工還可增收5萬元。
宋永偉這位帶領農民致富的年輕人是個“80后”。大學畢業后,他沒有選擇去大城市,而是毅然回到家鄉當起了職業農民。宋永偉提出了種植“綠色有機健康水稻”理念。2008年,他和30戶農民一同成立了嘉鄉農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他說,“北林區地處寒地黑土核心區,土好、水好、氣候好,我們要利用好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提升稻米品質,帶領農民致富”。
這些年,宋永偉邊種植邊研究市場。他說,“米好吃,品種是關鍵”。去年,在綏化市組織的活動中,宋永偉帶領農民到南方城市小區里開展推介品鑒活動,“苗稻2號”得到了市民一致好評。今年,合作社將“苗稻2號”作為當家品種開始大面積推廣。目前,合作社社員增加到256戶,種植面積達到了2.3萬畝,畝均增收200元。
宋永偉重視水稻種植過程的每個環節。合作社推行統一連片深松整地、統一栽培方式、統一測土配方施肥、統一優良品種、統一連片播種、統一防治病蟲害的模式,調優了種植結構。特色大米在市場上不僅賣得好、價格更優;與普通長粒香大米比,他們的米每斤高出了0.1元。
近年來,宋永偉常帶著大米到哈洽會、綠博會、大米節參展,宣傳特色、有機農產品,實現產銷對接。去年,合作社銷往全國各地大米達8萬噸。
宋永偉說,“我是一個農民,心中有一個夢想,一生只做一件事,帶領更多稻農奔小康”。他表示,優質原糧產區一定要種好地,產出高品質糧食。下一步,將擴大種植面積,運用先進的種植技術實現全程可追溯,最終通過“合作社+企業”的方式,把優質特色大米送到千家萬戶老百姓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