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民營經濟網訊 據新華社蘭州9月30日電(記者劉能靜、屠國璽)出了禮縣城關鎮,幾十里的公路都在蘋果樹中穿行,每隔幾十米,就有果農支起攤子向路人銷售蘋果。但這兒的蘋果更多是通過網絡銷往全國各地的。
“今年禮縣蘋果產量預計將達到3.2億公斤,比去年增長約8%。果農中電商的比例也在逐年遞增。”甘肅省隴南市禮縣園藝站站長文平介紹。
禮縣,是我國重要的蘋果生產地。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山大溝深的地理環境阻礙了禮縣蘋果銷向全國。2013年開始,禮縣的果農們發現了一條賣蘋果的“新路子”——互聯網。如今,禮縣蘋果電商已“遍地開花”。
禮縣電商中心副主任陳雙鋒說:“今年在禮縣蘋果主產區,搞網絡銷售的果農比去年多了約5、6倍,而發貨數量也從去年同期的一天2萬單,增長到了今年的1天8萬單左右。”
電商的“井噴”式發展,使禮縣越來越多的貧困人口走上了脫貧致富路,近幾年累計帶動貧困戶就業1萬多人次,實現貧困戶增收1000多萬元。但果農電商們也曾一度遇到“甜蜜的煩惱”。
郭輝是禮縣一家果蔬企業的淘寶客服負責人,他說起了最近的煩心事:“快遞不給力。”由于臨近國慶、中秋雙節,再加上今年禮縣電商大多都采取了預售形式提升銷量,蘋果集中在一個星期內發貨。陡然劇增的發貨量使得一些快遞公司一天要發幾萬件貨,一些快遞公司出現爆倉現象。
“快遞不停收件,但物流分撥不‘給力’,客戶遲遲收不到貨就會要求退款。也有一些快遞臨時漲價”,郭輝說,“一次,一批蘋果本應在3天左右就到貨,但由于快遞爆倉,過了3、4天蘋果還未發出,我們也只能向客戶道歉并退款賠償。”
郭輝覺得這是一種“甜蜜的煩惱”:“這說明我們電商成長起來了,有了大量訂單,人人都有好成績。但快遞的瓶頸亟待突破。”
好在這種煩惱沒有持續幾天,為了解決“雙節”期間的物流問題,當地政府與快遞公司積極協調,增加運力和人力,減少運輸過程中的分撥環節,直接將貨物“一站式”運輸到訂單量較大的地區和西安總分撥中心進行分揀。
如今,這個西部小縣已發展了郵政、圓通、順豐等物流快遞公司27家,建立2個區域物流中心,并設立150個物流快遞點。當地政府通過與快遞公司協商和以獎代補的方式降低發貨價格,物流網絡體系進一步完善,F在,禮縣果農們心頭的煩惱放下了,只剩下收獲的甜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