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偶爾的機會,在街市碰見臨時擺設的爆米花攤點,帶著兒時的記憶和多年沒有遇見的好奇,我就地觀賞了一番。
以前是在上學的學校門口,70~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農村的集貿市場,隨著“嘭”的一聲巨響,順著聲音望去,一群孩童圍著爆米花攤點,中間有老人和婦女,拿著陶瓷缸子、升子、臉盆等端著玉米、豆子、大米等前來爆米花。
爆米花機,價格相對便宜,一般在100~200多元不等一臺。它容量較小,操作簡單,口味也比較單一。做出來的一般都是原味的爆米花,爆米花吃起來非常香甜。
在改革開放初期,一般在電影院門前、游樂場門口、便利店前等地方都會人從事這項活動,用臺式手搖爆米花機商業性地爆米花服務。
它是利用炭火燒烤鍋爐增加氣壓的原理來爆米花的。一個人就能操作,一人也可以連操作代售賣。如果你有一臺電動車,帶上爆米花機,可以在一定區域自由流動設攤設點,便利群眾,增加個人收入。
爆米花的原料可以分為三種,分別是玉米、大米、小米,我們一般吃的爆米花都是用玉米做的。用陶瓷缸子裝上用香油或白糖拌了的玉米顆;虼竺最w粒倒入鍋爐內,蓋上鍋爐蓋扣,用扳手和撬杠旋 轉扭緊鍋爐封口螺絲,在火爐上邊燒邊旋轉,當壓力達到2.5個氣壓時,將鍋爐取下,封口處對著用汽車內胎和蛇皮袋子做的口袋,松開鍋爐封口螺絲,用撬杠撬開鍋爐封口扣,隨著“嘭”的一聲響,香噴噴的爆米花就做成爆在口袋了,倒入篩子,裝在塑料袋里,顧客就可拿走食用去了。
爆米花可以偶爾吃,爆米花最好當天吃完,不然會受潮。隨著時間的漂移,這些都將變成以后美好的回憶。
文/何得鉎 圖/周著銘 校稿/陳萬珍